太平洋保险公司 认领
会计/金融/银行/保险 北京 1000人以上 合资(欧美)
大概就是自我介绍,而后介绍了职位的职能,参加完培训后才感觉有点受骗..
一进公司,看样子是个新成立的公司,人也不少,也有几个和我一样来面试的。轮到我了,我要求知道我的岗位职责,但面试官含糊其词,大致意思就是行政主管的职责,还说需要培训三个月。最后莫名其妙的,我就通过了面试。走出办公室的的时候,我赫然看到墙壁上大大的几个字——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br><br> 第二天开始培训,内容是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我立即向主管提出我应聘的是行政主管,而不是保险代理人。主管向我保证我的职位是行政主管,是管理岗位,不过需要通过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后他们才能招我。<br><br> 培训一周通过考试后,开始岗位培训。这时候该公司开始暴露本性了,在强调我们是管理岗位的同时,要求我们做业务,客户由公司提供。还说我们这三个月的业务量决定了我们以后职务的级别。接下来两个月就这样边培训边跑业务,所谓的“客户由公司提供”,只是提供一些孤儿单的客户(已经买保险但因原业务员离职而无人管理的客户)。 <br><br> 最后,有一天我遇到一个比我早两个月进公司但来办离职手续的师兄,他告诉我管理岗位什么的都是子虚乌有,他们招的就是业务员,反正他们也不需要什么成本。其他保险公司也是一样,现在是各保险公司圈人的时候。心里已经怀疑的我回家后立即写了辞职报告。<br><br> 我总觉得诚信应该是保险公司最突出的优点,但仅仅从招聘人员上来说,保险公司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不诚信,竟然会用欺骗的手段来招人。面试的时候说好培训期间有基本工资,但我们没有拿到一分工资,反而花了200元考证,并交了1000元押金(保险代理的押金)给保险公司,怪不得上面那位师兄说他们不需要成本。而且令我惊讶的是,保险公司招聘人是有奖金的,而且人人都可以招聘。只要你招聘来的人能一直做下去,满一定时间公司会给你奖金,这个招聘来的人所作业务量的一定百分比也会成为你的奖金。在我所在的太平洋公司就有自己不做业务,整天招人的保险代理人。给人的感觉这就像是“X销”。<br><br>下面是我在保险公司培训两个月后的总结:<br><br> 一、当一个保险业务员向你推销人寿保险的时候,他第一步是揣摩你有没有可能买保险(推销时看你的反应,若你迟疑的话就判断为可能买保险),第二步是揣摩你能买多少(询问你的职业、家庭住址等,能知道你大致的收入)。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情况全告诉保险业务员并让他帮你设计保险方案,保险业务员是不会帮你设计出对你而言最好的保险方案的,他们只会设计出对他们最有利的方案(各个保险品种的提成都是不一样的)。<br><br> 二、不要被保险人员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他们说出的动人语句在保险公司里称为“话术”,每个业务员都要经历话术的培训,我2个月的培训里话术的培训超过三分之二。他们的套话对你来说可能很动听,对他们来说只是在背稿子,当然他们的表情是丰富的。<br><br> 三、不要被保险人员的小利小惠诱惑,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你口袋里的钱。我们的培训讲师教导我们,给别人做保险方案时要把保险费提高(买多份),如果客户承担不起,就把所买的份数慢慢降低。总之要把客户的钱全部套出来。<br><br> 四、现在的人寿保险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一个业务员做的,而是几个人合作,保险公司称之为性格互补。因为一个人的特定性格不可能和任何人都合得来,有时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来完成。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人唱黑脸,一个人唱白脸,等到黑脸唱完后白脸一上台,你就放松警惕了。<br><br> 五、保险业务员的提成率是非常高的,从10%到40%不等,比如长期寿险的提成率是10%以上,而一些短期寿险则高达40%。有时候我真想不通如此高的提成率保险公司怎么还会有的赚。<br><br> 六、每个保险业务员都会玩数字游戏,第一种是夸大保险利益,例如有个险种每年交费5万元,共交5年。如果你是31岁开始交费的,交到35岁结束,到80岁你会有100万左右的保险收益,再加10万元的身故保障金。表面看25万元变成了110万,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但是仔细算算,其实利息也就在 6.8%【(110-25)/50/25】,而且这50年间你不能退保,退保了就大打折扣了,还有你一定要活到80岁,没活到80岁这个实际利息率还会降低(有兴趣可以自己算)。第二种就是降低保险费,比如你年交2000元,交20年,他会说只要你每天花6元,就能得到10万元的意外保障,其实你本身交了 4万元,再加上20年的银行利息,绝对不会低于10万元多少(这个涉及复利计算,太复杂这里就不算了)。这个和上面的例子一样,中间不能退保,退保了利益大打折扣,而且你万一真的有个意外,这10万元的保障也未必能全部拿到,保险公司理赔引起纠纷的例子举不胜举。最要命的是,这个保险是只保障到你60岁,而这点业务人员是不会主动告诉你的,除非你自己询问(保险业务人员对投保人询问到的问题应如实告知)。因此,我觉得如果有买保险的余钱还不如去买一些稳健型的基金或者股票。 <br><br> 本来我还有为自己买保险的念头,但经历了这两个月之后我再也不会去买保险了。保险这个行业的的诚信度实在令人担忧。大家不要认为我以偏概全,因为我在这两个月中陆续接到过多家保险公司的面试通知,而岗位都是“行政主管”、“业务助理”等等。甚至还有在我表示不感兴趣的情况下,直接向我推销保险的,真令人哭笑不得。希望大家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以我为鉴,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br><br> 最后还要说的是,我的1000元押金到现在还没有拿回来,如果拿不回来,我准备到劳动保障部门去告状了。
正在加载验证码...
太平洋保险公司行政主管面试经验&面试问题
面试问题
大概就是自我介绍,而后介绍了职位的职能,参加完培训后才感觉有点受骗..
面试过程
一进公司,看样子是个新成立的公司,人也不少,也有几个和我一样来面试的。轮到我了,我要求知道我的岗位职责,但面试官含糊其词,大致意思就是行政主管的职责,还说需要培训三个月。最后莫名其妙的,我就通过了面试。走出办公室的的时候,我赫然看到墙壁上大大的几个字——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br><br> 第二天开始培训,内容是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我立即向主管提出我应聘的是行政主管,而不是保险代理人。主管向我保证我的职位是行政主管,是管理岗位,不过需要通过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后他们才能招我。<br><br> 培训一周通过考试后,开始岗位培训。这时候该公司开始暴露本性了,在强调我们是管理岗位的同时,要求我们做业务,客户由公司提供。还说我们这三个月的业务量决定了我们以后职务的级别。接下来两个月就这样边培训边跑业务,所谓的“客户由公司提供”,只是提供一些孤儿单的客户(已经买保险但因原业务员离职而无人管理的客户)。 <br><br> 最后,有一天我遇到一个比我早两个月进公司但来办离职手续的师兄,他告诉我管理岗位什么的都是子虚乌有,他们招的就是业务员,反正他们也不需要什么成本。其他保险公司也是一样,现在是各保险公司圈人的时候。心里已经怀疑的我回家后立即写了辞职报告。<br><br> 我总觉得诚信应该是保险公司最突出的优点,但仅仅从招聘人员上来说,保险公司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不诚信,竟然会用欺骗的手段来招人。面试的时候说好培训期间有基本工资,但我们没有拿到一分工资,反而花了200元考证,并交了1000元押金(保险代理的押金)给保险公司,怪不得上面那位师兄说他们不需要成本。而且令我惊讶的是,保险公司招聘人是有奖金的,而且人人都可以招聘。只要你招聘来的人能一直做下去,满一定时间公司会给你奖金,这个招聘来的人所作业务量的一定百分比也会成为你的奖金。在我所在的太平洋公司就有自己不做业务,整天招人的保险代理人。给人的感觉这就像是“X销”。<br><br>下面是我在保险公司培训两个月后的总结:<br><br> 一、当一个保险业务员向你推销人寿保险的时候,他第一步是揣摩你有没有可能买保险(推销时看你的反应,若你迟疑的话就判断为可能买保险),第二步是揣摩你能买多少(询问你的职业、家庭住址等,能知道你大致的收入)。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情况全告诉保险业务员并让他帮你设计保险方案,保险业务员是不会帮你设计出对你而言最好的保险方案的,他们只会设计出对他们最有利的方案(各个保险品种的提成都是不一样的)。<br><br> 二、不要被保险人员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他们说出的动人语句在保险公司里称为“话术”,每个业务员都要经历话术的培训,我2个月的培训里话术的培训超过三分之二。他们的套话对你来说可能很动听,对他们来说只是在背稿子,当然他们的表情是丰富的。<br><br> 三、不要被保险人员的小利小惠诱惑,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你口袋里的钱。我们的培训讲师教导我们,给别人做保险方案时要把保险费提高(买多份),如果客户承担不起,就把所买的份数慢慢降低。总之要把客户的钱全部套出来。<br><br> 四、现在的人寿保险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一个业务员做的,而是几个人合作,保险公司称之为性格互补。因为一个人的特定性格不可能和任何人都合得来,有时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来完成。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人唱黑脸,一个人唱白脸,等到黑脸唱完后白脸一上台,你就放松警惕了。<br><br> 五、保险业务员的提成率是非常高的,从10%到40%不等,比如长期寿险的提成率是10%以上,而一些短期寿险则高达40%。有时候我真想不通如此高的提成率保险公司怎么还会有的赚。<br><br> 六、每个保险业务员都会玩数字游戏,第一种是夸大保险利益,例如有个险种每年交费5万元,共交5年。如果你是31岁开始交费的,交到35岁结束,到80岁你会有100万左右的保险收益,再加10万元的身故保障金。表面看25万元变成了110万,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但是仔细算算,其实利息也就在 6.8%【(110-25)/50/25】,而且这50年间你不能退保,退保了就大打折扣了,还有你一定要活到80岁,没活到80岁这个实际利息率还会降低(有兴趣可以自己算)。第二种就是降低保险费,比如你年交2000元,交20年,他会说只要你每天花6元,就能得到10万元的意外保障,其实你本身交了 4万元,再加上20年的银行利息,绝对不会低于10万元多少(这个涉及复利计算,太复杂这里就不算了)。这个和上面的例子一样,中间不能退保,退保了利益大打折扣,而且你万一真的有个意外,这10万元的保障也未必能全部拿到,保险公司理赔引起纠纷的例子举不胜举。最要命的是,这个保险是只保障到你60岁,而这点业务人员是不会主动告诉你的,除非你自己询问(保险业务人员对投保人询问到的问题应如实告知)。因此,我觉得如果有买保险的余钱还不如去买一些稳健型的基金或者股票。 <br><br> 本来我还有为自己买保险的念头,但经历了这两个月之后我再也不会去买保险了。保险这个行业的的诚信度实在令人担忧。大家不要认为我以偏概全,因为我在这两个月中陆续接到过多家保险公司的面试通知,而岗位都是“行政主管”、“业务助理”等等。甚至还有在我表示不感兴趣的情况下,直接向我推销保险的,真令人哭笑不得。希望大家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以我为鉴,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br><br> 最后还要说的是,我的1000元押金到现在还没有拿回来,如果拿不回来,我准备到劳动保障部门去告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