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 认领
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 北京 500-1000人 民营/私营公司
基本相当于聊天
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的矛盾之中,很多个方面都是这样子,最常见的是:一方面大量的人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房价不断高涨,北京市场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北京房价一季度不跌反涨,按理说需要量大,供不应求才会上涨,而另一方面北京一季度房子的空置率也一路猛增,房子越盖越多,房子越来越贵,而空房也越来越多,空置率高说明需求减少,供大于求。 <br><br> 高房价、高空置率,构成北京楼市最不可思议的一道风景,这是一个最大的矛盾,千万要小心,未来北京楼市的崩溃必定是因高房价高空置率这一矛盾引起的。<br><br> 人才市场也是矛盾重重,一方面大量的应界生、往界生、在职人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失员大军随处可见,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比如和讯招几个WEB2.0的人才,从去年到今年,一直未能如愿,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矛盾,人多,职位也多,求职和招聘的渠道也很多,但人多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好人才,职位多也不一定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好职位,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失业、下岗这一矛盾也许是未来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br><br> 我的一位朋友,(也不知道是不是朋友,反正不太方便把人家的名字也出来,就用朋友二字代替吧)前些天去了一趟和讯,干什么去呢,应聘去。<br><br> 第一天发简历,第二天接到面试通知,下午就去了,直接见到了和讯博客副总编周天舒同志,彼此曾有过些了解,也就省去很多填表、答题的环节,聊一些共同的关心的话题,基本上双方都是满意的,然后朋友跟和讯的总编刘峻先生简单聊了聊,刘峻的第一句是说:“著名的某某,你好”,让朋友吃了一惊,“汗”就一个字,朋友大大方方的同刘峻握手:“刘总,您好”然后就坐。<br><br> 简单的聊了几句,刘总发问:听说你以前发过简历,为什么这次又想到来和讯? 朋友是这样回答的<br><br>一、我喜欢互联网、喜欢博客、喜欢WEB2.0,也认为WEB2.0未来的前景会很好,关注的同时,其实一直是一个旁观者,WEB2.0这么热闹,不想一直做旁观者,想自己进入这个行来试试。<br><br>二、另一个方面是现在的工作做的比较久了,有惰性了,想换个工作环境。<br><br>三、一直对和讯的印象不错,包括对您本人。基于此,所以想来和讯试试。<br><br> 然后刘峻先生简单问了下朋友关于职位和薪水方面的情况,然后说:“某某,来吧,先找某个职位做做看,应该没问题的”。 然后说,那先就这样,你去跟天舒沟通下,然后朋友跟刘峻说再见,出去了。<br><br> 找到天舒简单聊了下,天舒说五一前人力方面会再次复试一次,把相关细节敲定下来,至此,第一次面试就完了,基本比较顺利,回去的路上,朋友才想到来的还是太突然了,从工作中临时抽空过来的,一点准备也没有,关于薪水问题也没有细想过。<br><br> 和讯试用期××K,转正××K,朋友当时没提反对意见,表示默认了,回去的路上一想,这也太低了点,比现在的工资还低了1K多,想想心里不那么痛快了,回去的路上朋友接到了和讯人力资源的电话,通知第二天下午带上相关的资源过去复试,朋友答应了,但薪水问题依然在困扰着他,不过和讯的高效率还是让他感到满意的。<br><br> 不论试用还是正式,×K一直是朋友的底线,试用××K这样的薪水委实让朋友难以接受,虽然他想进入这个行业,但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越走越低多少让人心里感觉“不爽”,第二天上午,朋友给和讯招聘的负责人写了一封信,通过沟通,这个信可以展现出来:<br><br>TO天舒兄: <br><br> 你好,本人还是非常愿意去和讯的,我也坚信我可以做好,由于昨天的面试比较突然,关于薪酬自己也未多想,后去仔细一想,感觉和讯现有的薪酬离我的要求太远,和目前的工资比差很多,虽然我希望进行互联网行业进入WEB2.0,但工资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的想法是,试用期基本工资最少×K,转正后至少××K,我想这是我的最底线,当然这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不论怎么样,认识你和刘峻先生我都非常高兴,我也会一直支持和讯。希望上午能给我一个回复。<br><br> 没过多久,朋友收到了周天舒的回复,<br><br>TO某某:<br><br> 你好!关于待遇方面昨天和你谈的是公司目前的标准,除非有特别好的相关经验或者在试用期表现十分优异,这一点很难松动。昨天我也和你说过,对于我们双方这可能都是有风险的,对于我们而言招一个没有网络编辑工作经验的人也很难判断他是否能胜任新的工作(尽管你的博客给你加分了);对于你而言,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还要承受工资方面现实的损失,而且还要投入到一个全新的、压力很大的工作,也是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你的顾虑,你可以再认真权衡一下。<br><br> 作为一个也是从IT(我原来是做汉化的)跳到互联网的过来人,我个人给你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喜欢互联网的话,而且有信心能适应互联网的快节奏发展和变化的话,就应该尽快投入其中,因为互联网给个人带来的机遇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的行业。即使和讯不是你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第一站,我们也很高兴认识你,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机会合作或共事。<br><br> 朋友收到天舒这样诚恳的回复,虽然没能如他所想,但还是比较高兴的,有些事就是这样,换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对于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希望招到更合适的人才,而个人希望找到更合适薪水更高的工作,达不成一至没有关系,今后大家还是朋友的。<br><br> 朋友原本当天下午还是要去复试的,不论待遇问题能否能如,复试也是一个机会,但下午又接到和讯人力的电话,负责复试的人当天单位临时有一些别的事,结果没时间,所以通知下朋友,再次约定了时间,约在了第二天下午再过去复试,过了一天,和讯的人力资源再次致电朋友,说和具体的用人部门也沟通过了,薪水的问题很难有改观,而朋友坚持了×K的底线,就这样,因为薪水达不在一致,双方都放弃的最终的复试,当然双方的沟通一直是友好和积极的。<br><br> 就这样,朋友想进和讯终于以失败而告终,也许对于双方而言,也许是一次双输,也许是一次双赢,但有一个关键点,朋友第一次去的时候太急,没什么准备,对于对方的薪水当时也持默认态度,薪水这样的事,第一次没能沟通好,第二次沟通也很难有所突破,朋友这次以失败而告终的求职,可能对于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和想找人才的用人企业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记录于此,希望朋友下一次会成功。
正在加载验证码...
和讯网编辑面试经验&面试问题
面试问题
基本相当于聊天
面试过程
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的矛盾之中,很多个方面都是这样子,最常见的是:一方面大量的人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房价不断高涨,北京市场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北京房价一季度不跌反涨,按理说需要量大,供不应求才会上涨,而另一方面北京一季度房子的空置率也一路猛增,房子越盖越多,房子越来越贵,而空房也越来越多,空置率高说明需求减少,供大于求。 <br><br> 高房价、高空置率,构成北京楼市最不可思议的一道风景,这是一个最大的矛盾,千万要小心,未来北京楼市的崩溃必定是因高房价高空置率这一矛盾引起的。<br><br> 人才市场也是矛盾重重,一方面大量的应界生、往界生、在职人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失员大军随处可见,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比如和讯招几个WEB2.0的人才,从去年到今年,一直未能如愿,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矛盾,人多,职位也多,求职和招聘的渠道也很多,但人多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好人才,职位多也不一定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好职位,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失业、下岗这一矛盾也许是未来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br><br> 我的一位朋友,(也不知道是不是朋友,反正不太方便把人家的名字也出来,就用朋友二字代替吧)前些天去了一趟和讯,干什么去呢,应聘去。<br><br> 第一天发简历,第二天接到面试通知,下午就去了,直接见到了和讯博客副总编周天舒同志,彼此曾有过些了解,也就省去很多填表、答题的环节,聊一些共同的关心的话题,基本上双方都是满意的,然后朋友跟和讯的总编刘峻先生简单聊了聊,刘峻的第一句是说:“著名的某某,你好”,让朋友吃了一惊,“汗”就一个字,朋友大大方方的同刘峻握手:“刘总,您好”然后就坐。<br><br> 简单的聊了几句,刘总发问:听说你以前发过简历,为什么这次又想到来和讯? 朋友是这样回答的<br><br>一、我喜欢互联网、喜欢博客、喜欢WEB2.0,也认为WEB2.0未来的前景会很好,关注的同时,其实一直是一个旁观者,WEB2.0这么热闹,不想一直做旁观者,想自己进入这个行来试试。<br><br>二、另一个方面是现在的工作做的比较久了,有惰性了,想换个工作环境。<br><br>三、一直对和讯的印象不错,包括对您本人。基于此,所以想来和讯试试。<br><br> 然后刘峻先生简单问了下朋友关于职位和薪水方面的情况,然后说:“某某,来吧,先找某个职位做做看,应该没问题的”。 然后说,那先就这样,你去跟天舒沟通下,然后朋友跟刘峻说再见,出去了。<br><br> 找到天舒简单聊了下,天舒说五一前人力方面会再次复试一次,把相关细节敲定下来,至此,第一次面试就完了,基本比较顺利,回去的路上,朋友才想到来的还是太突然了,从工作中临时抽空过来的,一点准备也没有,关于薪水问题也没有细想过。<br><br> 和讯试用期××K,转正××K,朋友当时没提反对意见,表示默认了,回去的路上一想,这也太低了点,比现在的工资还低了1K多,想想心里不那么痛快了,回去的路上朋友接到了和讯人力资源的电话,通知第二天下午带上相关的资源过去复试,朋友答应了,但薪水问题依然在困扰着他,不过和讯的高效率还是让他感到满意的。<br><br> 不论试用还是正式,×K一直是朋友的底线,试用××K这样的薪水委实让朋友难以接受,虽然他想进入这个行业,但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越走越低多少让人心里感觉“不爽”,第二天上午,朋友给和讯招聘的负责人写了一封信,通过沟通,这个信可以展现出来:<br><br>TO天舒兄: <br><br> 你好,本人还是非常愿意去和讯的,我也坚信我可以做好,由于昨天的面试比较突然,关于薪酬自己也未多想,后去仔细一想,感觉和讯现有的薪酬离我的要求太远,和目前的工资比差很多,虽然我希望进行互联网行业进入WEB2.0,但工资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的想法是,试用期基本工资最少×K,转正后至少××K,我想这是我的最底线,当然这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不论怎么样,认识你和刘峻先生我都非常高兴,我也会一直支持和讯。希望上午能给我一个回复。<br><br> 没过多久,朋友收到了周天舒的回复,<br><br>TO某某:<br><br> 你好!关于待遇方面昨天和你谈的是公司目前的标准,除非有特别好的相关经验或者在试用期表现十分优异,这一点很难松动。昨天我也和你说过,对于我们双方这可能都是有风险的,对于我们而言招一个没有网络编辑工作经验的人也很难判断他是否能胜任新的工作(尽管你的博客给你加分了);对于你而言,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还要承受工资方面现实的损失,而且还要投入到一个全新的、压力很大的工作,也是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你的顾虑,你可以再认真权衡一下。<br><br> 作为一个也是从IT(我原来是做汉化的)跳到互联网的过来人,我个人给你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喜欢互联网的话,而且有信心能适应互联网的快节奏发展和变化的话,就应该尽快投入其中,因为互联网给个人带来的机遇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的行业。即使和讯不是你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第一站,我们也很高兴认识你,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机会合作或共事。<br><br> 朋友收到天舒这样诚恳的回复,虽然没能如他所想,但还是比较高兴的,有些事就是这样,换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对于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希望招到更合适的人才,而个人希望找到更合适薪水更高的工作,达不成一至没有关系,今后大家还是朋友的。<br><br> 朋友原本当天下午还是要去复试的,不论待遇问题能否能如,复试也是一个机会,但下午又接到和讯人力的电话,负责复试的人当天单位临时有一些别的事,结果没时间,所以通知下朋友,再次约定了时间,约在了第二天下午再过去复试,过了一天,和讯的人力资源再次致电朋友,说和具体的用人部门也沟通过了,薪水的问题很难有改观,而朋友坚持了×K的底线,就这样,因为薪水达不在一致,双方都放弃的最终的复试,当然双方的沟通一直是友好和积极的。<br><br> 就这样,朋友想进和讯终于以失败而告终,也许对于双方而言,也许是一次双输,也许是一次双赢,但有一个关键点,朋友第一次去的时候太急,没什么准备,对于对方的薪水当时也持默认态度,薪水这样的事,第一次没能沟通好,第二次沟通也很难有所突破,朋友这次以失败而告终的求职,可能对于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和想找人才的用人企业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记录于此,希望朋友下一次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