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认领
广告/媒体/公关/艺术 上海 1000人以上 外资(非欧美)
第一个问题是每个人两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就随即抽问题问了。然后一
今天面完解放日报,至此,从2009年10月开始的job hunting基本可以宣告终结了。那么就好好的来写一篇面经吧,算是青春不留白,呃。 通知1点半面试,结果等到2点多才进去,对于我这种面霸级人物来说,还是司空见惯的。面试之前跟等待的同学交流了一下信息,普遍发现工作的确难找。复旦的、华师大的、上外的这些传统文科好学校的不论是硕硕还是本本都很不好找。尤其是一心想进大媒体的。传说文新只要两个人,有一个还是内定的。文广更是早就说了一个人不要。就只有解放好一点,还要点新人。而这三大媒体集团里,我也只对解放印象比较好。 比较寒的是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有一个mm我是第三次见到她了,考南日广日的时候都见过。还有一个长得挺可爱的南京mm,考新华社的时候见过,这次又见到了。看来大家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围着那几个为数不多的offer在拼命啊,真可怜了我们这些弱势群体阿。和谐的教育部长、劳动部长说,毕业生找工作难和国家无关。而老师说,咱们同学找工作难显然是国家的问题。谁在扯淡,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反正我们就是这么被和谐掉的。 面试是三个人一组的群面。虽然我自己算得上是身经百战,可一推门进去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从来没见过那么大阵势的面试阵容,一个硕大的会议桌坐了一大桌,足足有将近20个面试官。而我们每个人面前还摆了一个麦克风,彻底瀑布,面试面到用麦克风还是第一次。 第一个问题是每个人两分钟的自我介绍。跟我一起的sq同学先说,然后我balabala说,然后一财大的哥们开始滔滔江水了,至少说了5、6分钟。靠。要是我是考官直接让他挂。规矩都不守。怎么进党报! 然后就随即抽问题问了。财大那哥们在解放经济部实习了老长一段时间,对解放的经济版面料若指掌。然后就跟一个老师开始聊起来一财和解放经济版的不同了,他们的声信号到了我这全都转化为“嗡……” 然后一个老一点的老师就开始问我和sq同学了,“你俩说说,解放最近半个月来的报纸有什么文章你印象最深”这回真的是“嗡”了,我和sq同学足足冷场了20秒,真是非常难熬的20秒阿。素以瞎扯闻名的木瓜同学这时候也没招了,我是前一天才买了一份解放随便翻了翻,而且买的时候还少拿了八版……怎么办呢,只好瞎扯一点觉得两会报道很有特色之类的废话蒙混过去。然后一个老师就接茬了,说你平时看不看解放,我很老实的说,确实看的不多。他又问,什么报纸看的最多,答曰:南方周末。他再问,那干嘛不去南方。答曰:我比较喜欢上海,朋友众多,割舍不下云云……至此,我进解放日报之门,基本关上了。 后来又有一个老师问了关于传媒管理的东西。我就开始鬼扯了,说国家管的太死,发展不起来之类。在一个省级党委机关报的面试上说这些话的确是不太适宜,但我也的确是这么想的。其实在面试之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基调,就是:我就是我,我是怎么样的就表现出来,不掩饰不说谎,诚实。如果我表现出本性解放都能要我,那解放就是适合我的,如果不要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我就去定广日了。 最后有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年轻mm问了我一个问题,是我遇到的所有面试当中最有水平的一个问题。她问:看来你是摄影和文字的专长都很突出,那你能不能说一说,用镜头表达自己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有什么不同。其实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一直是我在寻找答案的。我只能大概的说,在报业当中,图像比文字可能更容易永恒一些。镜头表达可能会比文字表达更来得自由,更隐晦。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图像的冲击力远比文字要大得多。我可以躲在图像的背后笑嘻嘻的看着你们被我带到一个属于我的视角当中。 好吧,结束了。走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回是彻底没戏了。但又纠结起来。因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进入面试的人已经不多了,录取的概率其实很大。我算了一下,最少也能1:6,我要是不那么老实,要是真的好好准备准备的话,机会真的很大。可是纠结又有什么用呢,还是那句话,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也不会是你的。
正在加载验证码...
进行了难度一般1对1面试
面试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每个人两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就随即抽问题问了。然后一
面试过程
今天面完解放日报,至此,从2009年10月开始的job hunting基本可以宣告终结了。那么就好好的来写一篇面经吧,算是青春不留白,呃。 通知1点半面试,结果等到2点多才进去,对于我这种面霸级人物来说,还是司空见惯的。面试之前跟等待的同学交流了一下信息,普遍发现工作的确难找。复旦的、华师大的、上外的这些传统文科好学校的不论是硕硕还是本本都很不好找。尤其是一心想进大媒体的。传说文新只要两个人,有一个还是内定的。文广更是早就说了一个人不要。就只有解放好一点,还要点新人。而这三大媒体集团里,我也只对解放印象比较好。 比较寒的是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有一个mm我是第三次见到她了,考南日广日的时候都见过。还有一个长得挺可爱的南京mm,考新华社的时候见过,这次又见到了。看来大家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围着那几个为数不多的offer在拼命啊,真可怜了我们这些弱势群体阿。和谐的教育部长、劳动部长说,毕业生找工作难和国家无关。而老师说,咱们同学找工作难显然是国家的问题。谁在扯淡,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很。反正我们就是这么被和谐掉的。 面试是三个人一组的群面。虽然我自己算得上是身经百战,可一推门进去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从来没见过那么大阵势的面试阵容,一个硕大的会议桌坐了一大桌,足足有将近20个面试官。而我们每个人面前还摆了一个麦克风,彻底瀑布,面试面到用麦克风还是第一次。 第一个问题是每个人两分钟的自我介绍。跟我一起的sq同学先说,然后我balabala说,然后一财大的哥们开始滔滔江水了,至少说了5、6分钟。靠。要是我是考官直接让他挂。规矩都不守。怎么进党报! 然后就随即抽问题问了。财大那哥们在解放经济部实习了老长一段时间,对解放的经济版面料若指掌。然后就跟一个老师开始聊起来一财和解放经济版的不同了,他们的声信号到了我这全都转化为“嗡……” 然后一个老一点的老师就开始问我和sq同学了,“你俩说说,解放最近半个月来的报纸有什么文章你印象最深”这回真的是“嗡”了,我和sq同学足足冷场了20秒,真是非常难熬的20秒阿。素以瞎扯闻名的木瓜同学这时候也没招了,我是前一天才买了一份解放随便翻了翻,而且买的时候还少拿了八版……怎么办呢,只好瞎扯一点觉得两会报道很有特色之类的废话蒙混过去。然后一个老师就接茬了,说你平时看不看解放,我很老实的说,确实看的不多。他又问,什么报纸看的最多,答曰:南方周末。他再问,那干嘛不去南方。答曰:我比较喜欢上海,朋友众多,割舍不下云云……至此,我进解放日报之门,基本关上了。 后来又有一个老师问了关于传媒管理的东西。我就开始鬼扯了,说国家管的太死,发展不起来之类。在一个省级党委机关报的面试上说这些话的确是不太适宜,但我也的确是这么想的。其实在面试之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基调,就是:我就是我,我是怎么样的就表现出来,不掩饰不说谎,诚实。如果我表现出本性解放都能要我,那解放就是适合我的,如果不要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我就去定广日了。 最后有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年轻mm问了我一个问题,是我遇到的所有面试当中最有水平的一个问题。她问:看来你是摄影和文字的专长都很突出,那你能不能说一说,用镜头表达自己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有什么不同。其实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也一直是我在寻找答案的。我只能大概的说,在报业当中,图像比文字可能更容易永恒一些。镜头表达可能会比文字表达更来得自由,更隐晦。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图像的冲击力远比文字要大得多。我可以躲在图像的背后笑嘻嘻的看着你们被我带到一个属于我的视角当中。 好吧,结束了。走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回是彻底没戏了。但又纠结起来。因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进入面试的人已经不多了,录取的概率其实很大。我算了一下,最少也能1:6,我要是不那么老实,要是真的好好准备准备的话,机会真的很大。可是纠结又有什么用呢,还是那句话,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也不会是你的。